原標題:“造島神器之父”提案:請設立工程師節!
⠢現在咱們國家有護士節、教師節、記者節。。。。。。4000多萬工程師卻沒有自己的節日。”
還記得前段時間分外吸睛的“造島神器”嗎?
沒錯,就是去年年底剛剛完工下水的“天鯤號”——我國打破少數發達國家壟斷、完全自主設計的亞洲最大絞吸挖泥船。有了這款“神器”,從此“削岩如泥”不再是武俠小說裏的幻想橋段。
無論是蘇伊士運河開挖、巴拿馬運河拓寬,還是遠海島礁建設,超大型疏浚及填海造陸工程都離不開鋼鐵巨輪——重型絞吸船的身影。這麽大的挖泥船,以前隻有荷蘭一國能造。現在,我們中國人自己做了出來,而且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去年5月,我國宣布禁止大型挖泥船出口,更凸顯了其重要性。
在這一“神器”的背後有一支龐大的中國工程師專業隊伍。
在今年兩會上,環環(ID:huanqiu-com)專訪了“天鯤號”研製牽頭單位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天航局)總工程師顧明。作為今年的全國政協委員,他今天提交了一份特殊提案——建議設立工程師節!
你為工程師的工作自豪嗎?
“現在咱們國家有護士節、教師節、記者節。。。。。。設立這些節日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而且,教師都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受人尊重,但4000多萬工程師卻沒有自己的節日。”顧明說。為了今年的兩會,他一個春節都沒回家,認真準備提案。他研究發現,很多國家都有工程師節,如美國、意大利、印度、哥倫比亞。。。。。。
“我們說戰爭年代解放軍是最可愛的人;我認為,建設年代,工程師至少是最可愛的人之一。”顧明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國家高速發展離不開工程師,他們對民生的改善起到了很大作用,有網友調侃說,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衣食住行哪一行都離不開工程師。但這個群體所擁有的社會影響待遇,還沒達到它應有的地位。
顧明在提案裏寫道一種現象:中國工程師的敬業奉獻精神是全世界公認的。可由於工作壓力大、收入不高,學生崇拜的偶像是明星和富豪,在國家工程建設中付出艱辛勞動的工程師已不在他們的視野中。在青年中甚至出現“逃離工科”、“掙脫工程師”現象。
在顧明看來,現在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中國島等都已成為世界品牌,做到這些光有理論不行,需要工程師到工地上摸爬滾打、熱曬雨淋。這些人一下工地就是好幾年,拋家守業,離開老婆孩子,一邊忍受孤獨,一邊加班加點甚至還要冒著生命危險。“現在誰還願意把孩子弄到工地去吃苦、整天加班出差還找不著對象,如果工程師在社會上的地位再不被肯定,稍微有門路,很多人都會選擇更輕鬆的行業。”
什麽是真正的底氣
顧明認為,中國到本世紀中葉要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工程師必不可少,他們將大有用武之地。這樣的群體還要發展壯大。“工程師,既要有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還要有科學家的創新精神。光把零件做好了不行,還得懂創新。既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既要有吃苦耐勞的拚搏精神,又要有一往無前的戰鬥精神。”顧明說,踏實肯幹的工程師就是一個國家的底氣,實力不能隻擺在表麵上。培養工程師隊伍的忠誠、敬業、奮鬥、團結精神,是設立“工程師節”的核心價值觀。
在三峽水電站、港珠澳大橋、高速公路、超級大港、南海島礁等重大工程和項目建設中,工程師們傾注了無數智慧和心血,以實際行動詮釋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在提案中,顧明呼籲弘揚工程師精神,還對人才培養提出了要求,呼籲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他說:“知識一定要在道德的約束下發揮正能量。不然,三聚氰胺出來了,地溝油也出來了,沒有一定知識水平是做不出來這些的。這些事情出現,不都是因為沒有道德底線嗎?”
幸福是奮鬥來的!
對於現在很多年輕人追星拜金,希望不吃苦也能成功的現象,顧明並不認可。“幸福是奮鬥來的,”他說這句話自己最有感觸,“我這白頭發怎麽來的?也是奮鬥來的。”他笑著說。
拿“天鯤號”來說,我們之所以能走在世界前列,是因為國外的挖泥船,造船方和用船方是分開的,發現問題溝通起來十分不方便。而“天鯤號”實現了從船舶研究、製造到使用一體化。在使用過程當中發現什麽毛病,馬上就修改調整。這套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研發體係保證工程師細致了解船隻優缺點。
當時,為申請牽頭研發自航重型絞吸船項目,顧明下了不少功夫。很多人說:“新船開發都是由船舶設計院或者船舶製造廠來牽頭。你一個用船的湊什麽熱鬧?”於是,天航局從2009年開始準備,一趟趟跑,一次次解釋這樣做的優勢,一直到2011年才在工信部申報下來。可拿下項目之後具體怎麽做,沒人有經驗,困難重重。“工作中遇到困難,任務完不成的時候,天天晚上睡不著覺,著急到耳朵都聾了。”顧明說。
“我們對以後疏浚事業的發展也是非常有信心的,因為我們有三個有利條件,國際上先進的疏浚企業和挖泥船製造商都不具備這三個條件。我們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科研體係;培養了一支按照疏浚規律不同專業分工的科研隊伍和建設了世界一流的疏浚實驗室。這也是我們的優勢所在。”顧明如是說。
“不努力,百分之百不會成功。“天鯤號”最後完成了,全國人民都知道,你說幸福不幸福?想想前麵辛苦不辛苦,確實辛苦。可你說,我把自己奮鬥成了全國政協委員,幸福不幸福啊?”顧明笑著說。
點擊進入專題
責任編輯:張建利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